日期:2022-06-16 來源:《秦皇島日報》2022年6月15日B3版
作者:記者李娜 通訊員董劭偉 孫勇 編輯:齊芳 關注:[]

本報訊(記者李娜 通訊員董劭偉 孫勇)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思政課作出了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今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特別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在此指引下,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董劭偉等思政課教師開展了相關教育教學課題研究。
為了探索中學思政課及歷史教育如何開展,以推動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供思路,以相關研究為不同階段思政課對象做好“講道理”,經與海陽鎮中學孫勇副校長溝通,董劭偉、鄒振棟、秦飛、遲瑩瑩、呂東珂等一行五人來到海陽鎮中學進行了學習調研。
在海陽鎮中學,兩校思政課教師對課程中立德樹人的側重點、教學的各自難點以及秦皇島紅色文化如何有機切入教學大綱等做了深入探討。
董劭偉等教師介紹了高校思政課開設、開展的基本情況,期待了解初中思政課、歷次課教學方面開展情況,以深入了解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地開設思政課的具體成效,并想了解秦皇島本地紅色文化中被津津樂道的李大釗等黨史人物及故事在中學生中傳播的情況。
海陽鎮中學位于城鄉接合部,生源中很大部分為農民工子弟,學校為了學生能切實發展多措并舉進行教學改革,近年升入高中的學生在一半以上,其他通過技校、職高等分流,總體教育成效良好。海陽鎮中學思政課教學因地制宜開展,打造特色教育,緊跟時事,通過英雄人物事跡感染學生。“當代道德與法治教學特別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達成,體現了‘法治意識’‘責任擔當'‘政治認同’等核心素養;特別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有利于達成素養目標,體現了學生的一體式學習。想要學生‘于無疑處生疑’,那么教師要先做到‘于無疑處設疑’,努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海陽鎮中學思政課教師龔晨結合自己教育經驗說道。
“要做到教研活動與科研活動相結合,日常教學與專業提升相結合。此前,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來學校以《〈國歌〉中的紅色故事》為題進行了黨史宣講,期待未來有更豐富的合作與交流。”海陽鎮中學校長毛立澗說。